隨著各種品類的“白力王”面粉上市,沉寂了10年之久的延邊“白力王”再次煥發生機。
10月12日,記者來到白力王面業有限公司,眼前的情景讓人感受到,老企業真是換了天日。干凈整潔的廠院,粉刷一新的廠房,10個總容量10萬噸的糧囤醒目地矗立在眼前。走進面粉加工車間,磨粉機、清粉機等幾十套大型生產設備整齊排列,車間里靜悄悄的。經理刑繼東告訴記者,為了節省成本,降低能耗,企業自開工以來一直在錯峰用電,每天18時開機生產,早上6時停機。遇到某個品種的面粉市場需求量大時,可以隨時調整生產時間,生產、銷售制度都很活。令人驚嘆的是,一個面粉企業的生產車間,伸手竟然摸不到任何的粉塵,糧食原材料從進料到出成品,都在全封閉的生產環境中進行。
在總經理郎金榮簡陋的辦公室里,記者看到了一組照片,新老企業的對比非常鮮明。延邊“白力王”面業有限公司前身就是延邊人耳熟能詳的延邊面粉廠。曾幾何時,“白力王”面粉在延邊可謂家喻戶曉,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離不開“白力王”,延邊面粉廠也成為州內外知名企業。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老國有企業的弊病日益顯現,僵化的體制,毫無競爭意識的管理、經營方式,使企業積重難返,2001年,延邊面粉廠在1700多名職工的哀怨、不舍中宣告破產,“白力王”面粉也逐漸在延邊市場銷聲匿跡。
如何盤活企業閑置資產,讓老企業再現生機,延吉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尋求機遇。2008年,在延吉市商務局的積極協調下,有著多年糧食加工、銷售經驗的郎金榮與幾個股東出資購買下了延邊面粉廠,正式改制成為一家大型民營企業,更名為延邊白力王面業有限公司。經過500多天的奮戰,平整場地,維修廠房,購置安裝設備,投入近6000萬元資金,年產5萬噸的面粉項目終于啟動,并于今年初正式投產,“白力王”終于回來了。
現如今的延邊白力王面業有限公司是目前吉林省最大的面粉生產企業,擁有6.35公里的專用鐵路運輸線,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化驗設備、工藝流程生產線,生產面粉的種類達20余種。郎金榮告訴記者,“白力王”面粉沒有任何添加劑,面粉呈微微的黃色,各種質量指標均高于國家標準,“白力王”就是要打造延邊自己的面粉精品,重塑“白力王”曾經的輝煌。